協康會:冀實現一條龍轉銜支援助解社會問題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加強有特殊需要人士及其家庭的支援措施,作為香港最具規模的兒童教育及復康機構之一,協康會對於爭取多年的建議獲政府接納深表歡迎,但仍尚待更多具體細節公布,以檢視有關建議是否能到位地協助有特殊需要人士。現就有關建議作出以下回應:
1. 部份措施未涵蓋特殊需要兒童及家庭需要
報告內提出多項家庭及教育新措施,有部份未有涵蓋至有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庭。本會認為,政府應該參考中小學做法,在幼稚園內增設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完善幼稚園照顧學習差異幼兒的教師培訓框架,除基礎訓練外,必須加入進階及專題課程,讓教師有系統地學習如何支援有不同學習差異的兒童,如自閉症,專注力失調等。
報告又建議推出為祖父母而設的幼兒照顧訓練課程,本會認為育有特殊需要兒童的父母較一般家長承受更大壓力,而他們的祖父母在協助照顧兒童方面又需要額外的知識和技巧,希望政府能夠將服務兼顧到有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祖父母需要,並善用已有的教育資源,如本會與大學合作研發的「教得其樂家長管教技巧課程」及本會其後增設的「教孫其樂祖父母管教技巧課程」,協助一般家長及育有特殊需要兒童的父母和祖父母提升親職技巧及育兒知識。
本會期望政府未來在制定有關政策時,包括在施政報告內提及就家庭支援成立政策研究小組,能夠廣納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尤其是育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家長以及業界人士的意見,以制定更全面的教育和家庭政策。
2. 轉銜支援不足可導致「隱青」等社會問題
特首在報告內提到,有受惠於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家長曾向她表示,子女透過學前康復訓練得到很大進步,擔心子女在升讀小一後未能馬上適應,指出將探討如何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在升讀小一時提供更適切的轉銜和支援服務。
本會感謝政府對轉銜支援的重視,但認為支援絕不應僅限於幼兒至小學階段,政府應將系統性的轉銜支援擴展至有特殊需要人士的每個階段,包括由小學過渡至中學、中學過渡至至就業的全面性支援,包括心理輔導、職訓及就業支援等,以協助他們面對新階段的挑戰。不少精神科醫生曾指出,有特殊需要的青年離校後缺乏適切支援,難以成功求職,即使踏入職場後屢遇挫敗,導致自我形象低落,逃避工作,產生多種的精神問題,不止對家庭構成困擾,甚至造成「隱青」,對社會帶來壓力。本會過去曾經透過賽馬會星亮計劃、賽馬會「啟程.職聘」支援計劃,利用跨專業團隊的支援,協助失業多年的自閉症青年尋找他們人生中第一份工作,重投社會。
3. 關注學習支援津貼是否能用得其所
就政府建議重整學習支援津貼,為學校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增撥資源,本會對此表示歡迎,但資源是否用得其所,一直備受家長詬病,期望政府實施時能夠加強監管,檢視現時「價低者得」及每年招標的問題,避免影響服務質素及延續性;而學校在分配或使用津貼時,亦應聽取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尤其重視家長的意見,讓資源用得到位,能真正支援到學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