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康會
SEN家庭學院 - 同學童樂
親子遊戲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說明:「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活動。」,故遊戲是兒童的基本權利。《兒童權利公約》亦提倡要讓兒童每日最少有1小時「自由遊戲」時間。不少研究亦顯示遊戲對兒童的好處和價值,包括人所共知的體能發展、社交溝通、思考認知、創意培養、情緒表達、培養專注、學習解難、認識自己、挑戰突破、建立自信等。而當中家長的陪伴和參與,更加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創造難忘而真摯的親子回憶。
美國精神科學者Brown & Vaughan(2009)指出,遊戲應是「自由、自主、自發、即興,甚至可以看起來毫無目的」。玩遊戲時,「學習」並不是首要目的,反而「為玩而玩」才是遊戲的重點,亦是兒童的本性。家長與孩子遊戲時,可嘗試從孩子的視角及遊戲的需要出發,嘗試體驗親子玩樂的美妙和趣味。
1. 投入參與,與孩子同步
親子時間貴精不貴多,有質素的陪伴才能有效提升親子關係。孩子在遊戲時是非常專心投入,他們也希望家長與他們一樣投入,享受過程。當遇上孩子想與你一起玩耍,但你又無心無力時,不妨與孩子坦白解釋,不用勉強參與。
2. 孩子主導,鼓勵創新
家長在和孩子遊戲時,記得找回自己童心,盡情讓孩子帶領你去看他們所看到的世界。自由遊戲能孕育孩子的想像力,家長毋須為合乎玩具設計或邏輯而要求孩子按著說明書玩耍。家長陪伴孩子去探索他們的幻想世界,不批判、不指責,這樣家長能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自信。
3. 等一等,勿急於介入
家長對孩子的緊張是天性,就算和孩子遊戲時,也總是想提醒、想建議、想幫手。不過這樣很容易會阻礙了孩子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困難。除了牽涉安全範疇,必須即時介入或停上外,家長不妨等一等,觀察孩子如何想方設法,解決困難。當孩子出口求救時,才出手相助。
親子小玩意
其他有用資源: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2023)。《遊戲資源庫》。取自此網站。
參考資料
Auntie Sally(2006)。1000幼兒創意百變遊戲。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
親子伴讀
研究證明,學齡前開始建立親子伴讀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入學時適應更順利。同時,研究顯示有親子伴讀習慣的孩子閱讀及口語表達能力均比其他孩子高兩倍,讀得越多,效果越顯著。而這兩項能力,是孩子在學習及日常溝通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
提升孩子閱讀興趣-建立親子伴讀的基礎
提升孩子閱讀興趣-如何選擇合適的圖書
提升孩子閱讀興趣-親子伴讀技巧
提升孩子閱讀興趣-伴讀四部曲
參考資料
Willis, E., Kabler-Babbitt, C., & Zuckerman, B. (2007). Early literacy interventions: reach out and read.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54(3), 62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