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康会成立50年来,致力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专业训练,帮助他们跨越障碍、尽展潜能。体会到家长在培育有发展障碍孩子的过程中,长期承受沉重的压力,成为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危一族,协康会除著力提升家长的育儿技巧外,更致力改善他们的心理素质,近年采用正向心理学在家长支援服务上,对家长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灵力量有莫大裨益。
在心理学的学说中,「希望」不是指个人的期望,而是一种思维模式,并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实践,拥有高希望感的人往往对前景抱有正面及积极的态度。这是全港首本建基於该理论,以十三个家庭的真实生活经历为蓝本编写而成的希望故事书籍。个案中的家长在养育有发展障碍孩子的过程中,演绎出高希望思维的人是怎样按部就班、排除万难地完成内心的希望。这是一本自学的家长教育教材,「希望思维」理论认为每一个人皆可透过学习成为一个高希望的人,所有故事皆有导读部分,帮助读者了解高希望感人士的特性。
| 日期: |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 |
| 时间: | 上午9时15分至下午12时30分 | |
| 地点: |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礼堂 九龙观塘翠屏道3号地下 | |
| 内容: | 1. 介绍希望思维理论及其应用 | |
|  | 2. 运用希望故事作为家长自学教材       | |
|  | 3. 专业社工经验分享及家长现身说法      | |
| 讲者: | 何敏贤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希望故事」工作小组成员 (协康会社工团队) | |
| 对象: | 社工、专业同工、大专院校学生、家长及有兴趣人士 | |
| 费用: | 免费(所有参加者获赠《点亮希望 开展色彩人生》希望故事书一本) | |
| 赞助: | 余仁生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