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康会
小一适应「秘笈 」
面对即将升读小学的子女,家长总会带著复杂的心情。复杂的心情源於-方面欣喜自己的孩子已经完成学前阶段,日渐成长;另一方面,家长亦会担忧孩子能否顺利适应新环境与教学方式,能否应付小学阶段为他们带来的新挑战,特别是学习过程带来的挑战。上述的心理状态,相信是为人父母者皆有,更何况是有特殊教育需要孩子的父母呢!综观不少顺利地陪伴特殊教育需要子女升读小一的家长,以下四式都是他们成功的「秘笈」 ,现在希望与各位分享。
第一式: 找对的人 - 了解校内支援服务安排
子女准备升读小一前,家长能够透过学校网站及学校年报等资料,了解该校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情况。现时,香港所有的官立及津贴中、小学,都设立「学生支援小组」。该小组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及安排校内特殊教育服务,以协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童。小组的成员大多包括学校管理人员、驻校社工或教育心理学家。参考过往的经验,我们会向家长建议,将学童的专业评估报告或过往训练资料,交予「学生支援小组」其中一位成员。根据家长的认知,一切有关学童的资料应该直接跟班主任沟通。但若然家长与学校沟通的资料是关乎特殊教育需要的校内支援或服务安排,家长就需要「找对的人」,建议直接将有 关资料交予学生支援小组成员还是较稳当。
第二式: 我知你知 - 向校方披露评估资料
子女於学前阶段接受过详细专业评估后,家长己经掌握子女的诊断结果及学习需要。当子女入读某校的小一班级,教育心理学家常常鼓励家长需要主动将子女的评估报告或训练的资料,交予学校存档及作进一步跟进。过去, 部分家长对於向学校披露子女的评估资料,显得相当「避讳」,担心学校会「标签」,对子女构成负面影响。但试问,若然学校对学童的情况一无所知,或只有非常基本的资料,又怎能够对子女提供合适的校内支援服务?因此, 由家长向学校坦诚的分享学童的评估资料,能够让学校对学童的资料有更具细无遗的掌握,校方有机会按照学童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育方案。长远而言,对学童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
第三式: 陪著你走 - 与校方保持紧密沟通
当家长向学校呈交子女的评估报告后, 连串与学校的紧密合作随即展开。学校参考过评估资料后,或会向学生提供适用於默书、测验或考试的调适策略。调适是按照原有考试的内容及深浅程度,调节考生作答方式,用以减低考生因学习困难而影响其作答表现。家长可参考由教育局出版的资料, 名为「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校内考试特别安排」以了解现时教育局建议向有需要学生提供的调适策略。不过,家长需要明白学校向有尽要学生提供调适安排乃校本政策范围,个别学校的做法或会有所不同。故此,建议家长需要持续地向校方了解校本调适的安排或做法。
第四式: 人望高处 - 父母同时给予期望与支持
孩子由幼稚园过渡至小学阶段,学习适应新环境及面对挑战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家长需要在心理上,调节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与此同时,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升读小一后,已经不再是「小朋友」 ,而是「大哥哥」、「大姐姐」,比以往更自主、更有能力。父母给予孩子适度的期望与信心,让他们於新环境中更加愿意尝试新事物,对於建立自我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故此,家长适宜由孩子升读小一起,逐步给予他们责任,如执拾书包或预备小息食物等,但同时给予孩子情绪上的支持,多説一些正面而具鼓励性的説话,让他们从生活中经验成功,建立能力感。
在融合教育环境中,要获得愉快的学习经验,除了学童本身懂得主动适应学习环境外,若然同时能够得到学校当局及老师的积极配合,相信对学童的学习过程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家长们的主动与积极配合,当然是关键的第一步,各位爸爸妈妈,努力啊!
撰文: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团队
文章辑录自:《同心语》